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千奇百怪 查看内容

增城市中新镇4名小学生溺亡 百人截断河流搜寻

07-5-9 11:47|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074| 评论: 0

摘要: 2007年5月7日夜晚8时许,4名10岁左右的男童在增城市中新镇西福河乌石段不幸溺水身亡,其中两人是亲兄弟。事件发生后,增城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组织了上百名救援人员连夜赶赴现场进行搜救打捞,海军某部队还派出4名潜水 ...


潜水员——河沙埋童尸仅脚露外面

据参与打捞工作的海军某部队潜水分队队长李某介绍,他们潜入河中打捞时发现,整个河床是呈波浪形的,有的地方深四五米,有的地方连河底都露出水面。“4名溺死的男童在河底都只露出了脚部,上半身全部埋在河床泥沙中。这段河床情况十分复杂,我们刚下水时都冻得差点腿抽筋,何况十来岁的小孩子,而且河底全是沙子,就算是大人站在上面都难保不出事。我们推测,当时很有可能是一个孩子出事,其他3个赶着去救人,结果全都陷进去了。”

村民——这条河去年已淹死5个孩子

2007年5月8日下午1时左右,记者赶到了中新医院。医院的门诊大楼前围了数十名村民,都是死者家属。死者毛建辉的父亲拉着记者哭道:“我的孩子平时很乖的,别人跟我说孩子可能掉到了河里我还不相信,我没做过什么坏事,为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们。”他告诉记者,孩子出事的河段河床上有许多大坑,即使水清得可以看得河底,但如果你站在水中,向前一步都很可能掉进一个四五米深的大坑,而大坑周围全是沙子,人在水里根本站不住脚,也无法借力爬上来。“我们要向村里讨个说法,悲剧的发生绝不是单方面的,他们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不少村民表示,去年就曾有5个小孩先后溺死在这条西福河里,没想到今年悲剧再度重演。

为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

虽已确定孩子死亡仍将遗体送往医院

4名儿童被打捞出水后,河边顿时一片哭喊声。由于家属情绪激动,趴在孩子的尸体上不肯放手,增城市委副书记王建平当即指示,为了安抚失去孩子的家人,死者遗体不要按常规送往殡仪馆,而是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虽然当时已经确定孩子已死亡了,但我们还是把孩子的遗体送往医院,因为这样可以缓解死者家属的心理压力,让家属更容易接受。”考虑到遇难孩子的家庭情况都很困难,当地政府部门和村委会商量后表示,将组织一些企业以捐助的形式给每名死者的家人1万元慰问金。

点评:河塘?溺孩,该是谁的责任

农村小孩到河塘?游泳而沉溺毙命的事,虽说时有发生,然而小小的西福河,去年5个小孩溺亡,今天又有4条生命同被吞噬,不能不让我们感到震惊和无奈。为何这类悲剧年年都在发生,难道就没有预防的措施和办法?小孩溺毙事件多在乡村,是因为乡间不像城市那样有专设的泳池,而那星罗棋布却又没有安全设施的河塘?,在孩子眼里可是玩耍的天堂。

然而,这只是易于发生溺毙的表面原因,深层的根源是社会组织和成年人的监护失责,而这种失责又似乎没有明确的法律可以追究。于是这类溺孩事件连连不断,成了未成年人监护的一大空白。虽然,要像城市那样把危险的河塘?都施以围栏隔离,那是围不胜围,但这不等于说对河塘?溺毙的事就束手无策。

学校的安全教育、家长的监护措施、社会的宣传引导,是否都做得足够,做得到位?河塘?的管理者,至少也应竖起“河塘?危险,严禁游泳”的牌子吧!可惜,这些基本的而又不或缺的制度与措施,往往不是付诸厥如,就是轻描淡写;出了人命,谁都只有叹息的份儿,而没有深究是谁的责任。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因游泳而被溺毙是无辜的,这样的事不应任其发展下去,这一点相信没有人不予认同。既如此,就必须改变河塘?“免费开放”、任由玩耍的现状。要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和精神,从村委会、河塘?管理者,到学校、家长,都应负起各自的责任。

而由村委会甚至更高一点的机构组织,针对农村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实情,牵头制定旨在儿童保护的乡规民约,也显得很有必要。这也是一项民生大事。按现行法律,孩子河塘?游泳溺毙,家长和河塘?管理者责无旁贷,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由此追究刑律的十分罕见。这凸显了执法细节的缺失,而合乎法律的乡规民约,正是弥补这种缺失的必要的环节。 3497738245572427 -->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新塘镇以典带面 全力打造城乡融合样
  • 党史教育基地: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小迳村东
  • 广州市增城区破除区域“孤岛效应” 赋能环
  • 增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广州市政府批复
  • 广州市增城区融媒科教研学基地揭牌成立 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