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走进干净整洁的增城区中新镇乡村 领略荔乡秀丽胜景 感受乡风古韵

16-5-2 17:1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392|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西部的中新镇,镇域面积229平方千米,人口约10万,下辖居委会两个,村委会35个。自古以来为军事交通重地和历史文化溯源之地,历史悠久、储秀纳珍,钟灵毓秀,在明清两朝被称为“绥福都”,取其平 ...


池岭村

池岭村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山水草木千姿百态,尤其是漫山遍野的碧绿,映在清澈见底的水中,仿佛是一副连绵不断的画卷,被称之为天然的“氧吧”。池岭村位于中新西北部,距福和墟约10千米,坐落于鹧鸪山山脉以南,自然条件优越,景观秀丽。踏上池岭大段坝的山道峡谷走廊,随处可见葱葱绿绿的梯田稻禾、重重叠叠的山岭。大段坝的瀑布,水流急,倾泻冲击,跃入飞花碎玉的水潭中,有猛龙翻江之势,蔚为壮观。水潭里在花瓣的映衬下的一块块粉红色的碎石,在阳光下散发着橘红色的光,为瀑布增添了一抹惊艳的色彩。

瀑布的上游,是梯级式的流水源头,清澈秀美的溪水在这里分出了好几条小支流,仿佛银色的带子绕石流淌。走过曲折迂回的山径,便进入仙人迹胜地。这里有仙人遗留下来的足迹与传说,每一块光洁湿滑的石板,都有一段传奇故事。再登上清净幽秀的菜园顶,犹如置身于童话世界中,溪水清澈见底,水底卵石五彩斑斓、晶莹剔透。沿着石隙前行,两旁石壁险峭,深谷中一道飞瀑从几十米高的悬崖直泻而下,撞在岩石上,水花四溅,瑰丽壮观。

莲塘古村

莲塘古村(自然村)位于中新镇莲塘村(行政村)。其祖毛武韬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由县城肖郭巷来此立村,至今已有860多年历史。该村建筑平面布局呈长方形棋盘状,构成10列8排村屋,在村屋的左右侧及后面建带状建筑围合,把村建成围村。村屋每列有纵巷、每排有横巷分隔,形成11条纵巷(至荷塘边),8条横巷,呈棋盘状纵横交错,整齐有序。在村前左右侧及村的左后角各建一门楼通外。右前侧门楼保存完整,其余两座门楼的顶及左右山墙已毁,仅存正面墙和门洞。

该村现存明清时期建筑有80多座,其中洪圣宫1座,祠堂、香火堂共8座,书房3座,炮楼1座,其余多为民宅。祠堂、香火堂以毛氏大宗祠、砭愚毛公祠、有兰毛公祠和莲塘香火堂最有代表性;书房以大书房保存最完整。附属于大书房的建筑有头厅、船厅、厨房、长廊、荷塘、花桥和一座民宅、两个小花园,是一组园林建筑。2000年,被公布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

坳头岗埔围龙屋

位于中新镇坳头村岗埔自然村。据1995年版《增城县志》载:该村始祖陈文渠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从本地坳头来此立村,至今已有290余年历史,现有人口160余人,村民多姓陈。村建在一座小山岗的西侧,坐东朝西,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围垄屋。村内以祠堂为中轴,绕祠堂的左右及后面建扇形环屋带。南北阔38.6米,东西深40米,建筑占地1544平方米。

在祠的左右有青云巷,巷宽4米,深17.5米,前带巷门,门为门楼式十七檩人字顶,门楼的屋面及门面墙与祠堂和环屋带相连,使整个村落连成一体。木板门夹,门洞上有趟拢,门墙上留有猫狗洞。在祠的后面与环屋带之间有一块俗称为“胎地”的半月形旷地。胎地、青云巷均用卵石侧砌。围垄屋是一种特色客家民宅建筑,广州地区少见,为研究客家人的传统居住习惯和民风民俗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重大价值。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防控体系建设:广州市增城区发布慢性非传染
  •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社工服务站(东片区)社工
  • 增城区中医医院布局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
  • 风起大湾区 潮涌东江岸:广州市增城区国土空
  • 广州市增城区首个"光储充检"超充示范站正式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