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祖籍增城区仙村镇下基村的陈仕谋 发现首个超大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

17-8-26 14:0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967| 评论: 0|原作者: 张淀池

摘要: 原名陈瑞光,著名矿业专家。祖籍增城仙村镇下基村。1931年出生于柬埔寨,8岁时,回下基村生活。由于日本侵华,其母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专程从柬埔寨回下基村带陈仕谋到柬埔寨读小学,在越南堤岸 ...
原名陈瑞光,著名矿业专家。祖籍增城仙村镇下基村。1931年出生于柬埔寨,8岁时,回下基村生活。由于日本侵华,其母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专程从柬埔寨回下基村带陈仕谋到柬埔寨读小学,在越南堤岸中学读初一,在越南西贡中学读初二、初三。1946年7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陈仕谋长大了,要求妈妈让其回到中国,将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带到当时落后的中国。


于是在1946年8月,从柬埔寨回到广州。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同年11月,回下基村定居。回到家乡,他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家乡人,给年长或同年的同村人讲故事和见闻,教他们唱歌识字。家乡人十分喜欢这位有知识的年轻小伙子。1947年3月,他以高分考入广州陈家祠中学读高中,从那时起,陈瑞光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陈仕谋。

1949年9月考入中山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在1952年5月至6月院系调整到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1953年6月中南矿冶学院毕业。1953年7月毕业分配到北京国家地质部,当时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任部长、何长工任副部长。由于新中国刚成立,各地需要此批高端专业的学生,陈仕谋于1953年底,分配到湖南临湘四〇五队工作,在桃林县勘探铅锌矿,1956年任该队工程师。

1957年4月,陈仕谋调湖南郴州425队,并任郴州专员公署地质工程师。1960年,地质系统改革,425队与408队合并为408队,陈仕谋任该队副总工程师,直到1983年3月调任湖南省地质局任总工程师,享受地质部处级待遇。1980年,被地质部授予30年来地质找矿重大贡献地质工作者。

湖南省郴州市柿竹园是一处百年老矿山。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有人开矿,炼铜炼银。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工业百废俱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为了找到更多矿产地,国家曾经不远万里请来前苏联专家,到柿竹园找矿。

前苏联专家到这里转悠了大半年,石头石块敲了不少,最后,拍屁股走人。临走,丢下一句话:“柿竹园没有希望了,这是一个呆矿。”408队人不服气。50年代末,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亲自啃一啃这块“呆矿”,看它究竟是“真呆”还是“假呆”。

吃得苦,霸得蛮。408队人发扬湖南精神,把队部搬到柿竹园,进行勘探大会战。归国华侨总工程师陈仕谋精心设计了“490”坑道剖面,发现了网状石英脉和云英岩,揭示了柿竹园成矿规律。地质工程师龚静夫和王昌烈等同伴在破土动工的柿竹园矿深部又发现一个大矿的秘密。1979年,408队圈出了钨、锡、钼、铋矿总储量167万吨,宣告了“呆矿”救活,世界级特大矿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初,总工程师陈仕谋在巴黎国际地质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柿竹园多金属矿床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超大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时,在座的专家为之一震,先后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地质专家和学者前来考察。1986年,国际地质学界权威、澳大利亚著名岩浆岩专家查尔博士,站在柿竹园多金属矿山的山顶,赞叹道:“了不起,一个矿床共生和伴生有用矿物40多种,真是世界罕见的有色金属矿产博物馆!了不起,创造这个奇迹的408队人。”60年来,408队先后完成黄沙坡铅锌矿、柿竹园多金属矿、鲁塘石墨矿、新田岭钨矿等140余座大中型矿产勘探,探明29个矿种,矿产储量2.3亿吨,潜在经济价值数千亿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首个无人机"CAAC飞手"培训班开班 拟
  • 广医四院(原增城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的郭
  • 广州市增城区全面推进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
  • 美丽嬗变: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百花涌 从黑臭
  • 防控体系建设:广州市增城区发布慢性非传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