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首位在增城开展粤绣教学的"绣娘"李先兰 领略粤绣之精巧 传承粤绣之技法

17-1-1 03:5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433|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李先兰,湖南人,广州市增城区媳妇。成长于湖南衡阳,少年时来到广州,现居增城区荔城街。自世纪之交开始学习粤绣,习得粤绣技艺及从事刺绣工作至今已有17年,现为荔城街文化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室粤绣教学及 ...


学刺绣最基础的是从白布开始,初学者先用铅笔起稿、白描,再用线穿针把图案一针一线地绣制出来,可谓一笔千针。所以也有人说,画家画一笔,等于刺绣绣千针,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有质量的作品。李先兰介绍,广绣所使用的基本材料有绒绒、真丝、金线、银线、金绒混合等几大类。

上架子后的“编线”环节是为了处理好散线,避免线起毛。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穿针引线”,方能正式开始刺绣。“如果学习者在刺绣时心不静下来,则线就易段。如果气依然浮躁,就会导致针脚不齐。这些外化的状况均反映着刺绣者的心境。”李先兰强调。“学好粤绣需要五个心,耐心、决心、静心、恒心、悟心,缺一不可。”李先兰在教学中以此“五心”来要求学生。

荔城街文化站站长钟新林表示,几年前认识了李先兰和她高超的粤绣技艺,而在荔城辖区范围之内鲜有听闻别人掌握此技,同时又了解到粤绣乃非遗项目,他随即便决定将文化活动中心的一间房作为非遗传习室,并免费提供给其作为粤绣教学的场所。

以针线为笔墨,绘出万千世界精彩

李先兰教导学生刺绣前先把心给沉静下来。实际上她自己本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人。在课堂上,她以自身给学生们做示范,一针一线一花架,在展现这项传统手工艺之美的同时,以沉静而朴实的快乐与生活,给人以安静的力量。李先兰表示,过去的几年里,她带过的学生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余人。李先兰直言,很多人即使交了学费,也没能坚持来学习。

“现在的年轻人,面对的选择和诱惑多,讲求即时的经济效益,很多人在没有学好基本针法时就放弃了。”她向记者坦言,自己不太使用网络,更不会也没精力去主动宣传,但还是希望能够有年轻一代将粤绣学习与传承下去。“很多人都是被粤绣第一眼的秀美所吸引,但大都在接触之后因其难度和费时而放弃。”

不过在教学生涯中也有令李先兰欣喜的成果:有位学习珠宝设计的学生早年跟随她接触粤绣之后,在毕业论文中大胆将粤绣的技法与元素融入首饰设计作品,最后还获了奖。现在跟随她坚持学习的为数不多的学生中,有一位已经绣了三年,并且能够自己独立创作出一件件作品。在2017年春季联合乐众社工举办的体验班中,大三学生李妙兰被粤绣所吸引,并坚持到传习室学习数月。

记者采访当日,她还从中新赶到荔城街文化站持续练习基本针法。如今,对于粤绣的教学与传承,李先兰还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群。她在得知三联村有位下半身不幸残疾的村民失去下地劳动与工作的能力后,主动去教授其粤绣已有3个月之久。最近,她还通过公益组织希望联系到戒毒康复人员,帮助他们通过粤绣集中注意力,以降低复吸的几率。

李先兰沉浸在粤绣这项传统手工艺的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艺,并逐步淬炼心性,用作品之“美”回报时光与岁月。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其夺目的刺绣逐步认识到这位扎根于荔乡、默默传播粤绣技艺与文化的“绣娘”。“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李先兰正如刺绣这项技艺,以自身本真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前来。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侨联牵线搭桥 祖籍正果镇东汾
  •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实施成效显著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1小时通达大湾区:增城区逐步形成8条高快速
  • 增城区打造东部中心的“现代活力核”打造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