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致敬:王展文救亡图存兴办教育事业 阮海天组建中共领导的增城首支抗日武装

20-9-3 20:4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149|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翻开历史的长卷,将时钟拨回75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冲锋的号角、轰鸣的枪炮声与华夏儿女不屈的呐喊还在耳旁交织回荡。山河破碎之际,英雄的华夏儿女不畏生死,以身报国,以铮铮铁骨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在增 ...
翻开历史的长卷,将时钟拨回75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冲锋的号角、轰鸣的枪炮声与华夏儿女不屈的呐喊还在耳旁交织回荡。山河破碎之际,英雄的华夏儿女不畏生死,以身报国,以铮铮铁骨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在增城大地上,也有那么一群热血青年,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年代,他们共赴国难,浴血奋战,与敌军斗智斗勇,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缅怀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今天,我们重温历史,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珍爱和平,以革命烈士的不朽精神砥砺奋进,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


(2019年,王展文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战争之中盛开的铿锵玫瑰王展文

王展文是增城目前仍健在的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女战士,同时也是赫赫有名的福和抗日自卫游击队队长魏友相的妻子。巾帼不让须眉,她十九岁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转战东江两岸,后来到增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又曾经在抗战结束后的文化萧条期兴办教育。

王展文原名古素文,1918年出生于东莞一个清贫的人家里。当抗日的烽火在华南地区燃烧时,本准备做一名助产士的她毅然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8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又加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东江纵队前身之一)。经历了榴花塔战斗和白沙之战,古素文也因此成了一位英勇善战的抗日女战士。

同年10月20日广州沦陷,为保存革命力量,古素文从东莞先后转移至深圳、香港、惠州等地,并转入曾生领导的抗日部队——第四战区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开始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39年夏秋间,她被调到“文森队”(全称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文森女子救护及宣传队,由归国华侨组成)担任队长,负责带领9名女队员到各地进行统一战线的宣传。后来,她又回到大队部,先后担任政治室主任的秘书、政工队副队长。

1940年3月,在高潭村撤离行动中,她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孤军奋战往东转移期间,她得到群众的热心帮助、地下党员的暗中保护和地下党组织的关怀,在绝境中化险为夷,平安从陆丰中学转移到增城。为了掩藏身份和便于开展地下工作,到了增城,她化名为王展文,以正果地下党员王新民的远房侄女身份进入贵章小学任教,开展文化教育工作。

抗战初期,增城地方党组织在统战工作中取得很大的发展,开创了增龙地区团结抗战的局面。后来,增龙博中心县委继续坚持党的统战政策,一批地下党员经批准参加了国民党,进入国民党增城县的党政部门工作。1940年秋,王展文等女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出任增城县妇女联合会干事。县妇女联合会和县农民协会同年成立后,通过地下党员的努力工作,在各乡村普遍建立了乡农会,开办农民夜校和妇女夜校,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41年春,王展文被中心县委任命为杀敌大队指导员,协助杀敌大队队长魏友相工作。1942年春节,为了便于秘密工作,在党组织安排下,她和魏友相结为夫妇,共同秘密开展地下党组织工作。抗战胜利后,王展文与魏友相一心扑在教育上,把兴办教育作为革命事业,在1946-1947年间,先后复办、创办了福和乡第二中心小学、附设汤南分校(初级班)、福都中学,为福和区创建了生机勃勃的文化环境,为当时增城的文化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新塘镇以典带面 全力打造城乡融合样
  • 党史教育基地: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小迳村东
  • 广州市增城区破除区域“孤岛效应” 赋能环
  • 增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广州市政府批复
  • 广州市增城区融媒科教研学基地揭牌成立 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