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钟若潮在增城的黄琪山 粉碎了日寇的重重包围后 转移到东宝抗日前线

22-6-23 22:3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232| 评论: 0|来自: 东莞党史

摘要: 钟若潮,原名钟计廷,广东梅县人。1938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任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增(城)龙(门)队副队长,在增城县腊布、竹坑一带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春任中共增城县南区区委书记、增(城)从(化) ...



坚守阵地英勇牺牲


在抗日战火中,钟若潮不但同广大战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且,与“三大”的医院院长周昆产生了爱情。1944年夏天,他俩要结婚了,领导和同志们提议要在村子里找个房子给他俩住。这时,钟若潮不管怎么说,也不同意,他婉转谢过了同志们的好意后,坚持在连队里搭上一个窝住下来,一心扑在连队上。婚后,第二天清晨,又照样投入连队紧张的战斗生活。

1944年夏天,我东纵路西部队集中在东莞梅塘地区整训,领导机关就驻在梅塘马山下的龙见田村里。5月8日早上,大雾漫天,日军加藤大队从樟木头方向出动了400多人,配有炮队和骑兵,在大队长加藤的指挥下,向我驻地突然进犯,妄图一举歼灭我东纵领导机关。当敌人进入我警戒地区时,为我哨兵发现。但由于雾大,辨不清是日军还是伪军?我军接情报后,大队长邬强即命令独立中队火速登上马山,掩护司令部撤退。

钟若潮接过任务后,即率领突击队(共两个小队)抢登马山。在争夺马山制高点中,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钟若潮以勇猛的精神率领突击队首先登上马山,占领了制高点。敌人则以密集的火力,掩护骑兵、步兵,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钟若潮即指挥突击队以猛烈的火力压住敌人。敌人每失败一次,就更疯狂地用小钢炮猛烈地轰击我们一次,把山上的树木都打得光秃秃的。这时,山上再没有什么树木可作掩体,战士们只能利用地形,卧倒在山上同敌人战斗!接连粉碎了敌人的六次冲锋,坚守了阵地,赢得了时间,保证了东纵领导机关的安全撤退。

这一仗打得异常壮烈,突击队的30多名战士战死疆场,钟若潮就是在指挥抗击十倍于己的敌人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的。当卫生员周洁冰跑上前去抢救他的时候,钟若潮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念念不忘地断续地说:“要,要誓死……守住……阵地,确保……司令部……的安全!”话音刚落,心脏就停止了跳动,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后来,彭沃大队闻讯,及时从长山口赶到,邬强大队运动到有利地形后又打回来,周围的民兵也来参战,在司令部的直接指挥下,日寇遭我三面夹击,被围在梅塘山坡上,战斗足足打了一天,敌人伤亡惨重,死伤百余人,战马多匹。直至黄昏,敌人两次施放烟幕后由“鬼头仔”带着从山沟里逃窜。加藤大队长逃回樟木头后,因战斗惨败,没面见天皇而剖腹自杀。此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受到上级的表扬。

钟若潮牺牲的时候,年仅33岁,与周昆同志结婚仅三天。解放后,梅塘人民特地为马山战斗死难的烈士立了纪念碑,并在昔日被战火烧得光秃秃的马山上又栽上了青松,以表达老根据地人民对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怀念。如今,马山上的青松郁郁葱葱,秀丽刚强,钟若潮的名字和业绩,与马山上的青松一样,株株挺拔,万古长青!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新塘镇以典带面 全力打造城乡融合样
  • 党史教育基地: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小迳村东
  • 广州市增城区破除区域“孤岛效应” 赋能环
  • 增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广州市政府批复
  • 广州市增城区融媒科教研学基地揭牌成立 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