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的特色农作物乌榄 产业链已发展成为村民的“钱袋子”

23-2-25 17:1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11| 评论: 0|来自: 增城融媒

摘要: 作为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的特色农作物,乌榄产业已发展成为村民的“钱袋子”,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今天,来探访该村乌榄产业链的发展,全产业链年产值3—4亿元,近年来,麻车村围绕乌榄积极谋划产业发 ...
作为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的特色农作物,乌榄产业已发展成为村民的“钱袋子”,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今天,来探访该村乌榄产业链的发展,全产业链年产值3—4亿元,近年来,麻车村围绕乌榄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思路,通过计划种植、加工、销售,形成完善的乌榄产业链,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每年5月,乌榄树开始挂果,果实慢慢长大成熟,从青绿色转变成紫色,呈卵状长圆形,长26~32毫米,直径15~17毫米,熟透的乌榄甚至油亮发黑。不过,由于乌榄树极其高大,并且枝繁叶茂,需要定睛细看才能发现藏在树叶中的乌榄果。“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便是乌榄开始成熟的时候,村民也就开始陆陆续续打榄。乌榄采摘完后,运到村内的作坊进行加工。“制作榄干需要四个加工步骤。”

麻车村的刘叔介绍道,首先将当天采摘下来的新鲜乌榄加入到40~50度的温水中煮20分钟左右,期间还要不时地用手翻一翻,如果是前一天采摘下来的,还要适量加点盐;待乌榄软身后,用小刀将乌榄从中间割开,榄肉、榄核分开收集;在对半开的榄肉中加入适量的盐,然后用柔力不断抛起来,让每一颗榄肉都能吸收到盐分;将腌制好的榄肉放到阳光下晾晒,天气晴朗时晾晒3天便可以了。榄肉干晒出来后,可以存放很久。此外,还有一种不加盐的榄干是将乌榄摘下来后对半切开后便可以直接晾晒。

麻车村乌榄加工厂内,工人们一手握住铁刀,一手扶着乌榄核,随着“喀拉”一声,便见完整的榄红从核里露出,这便是麻车村乌榄加工的第二道工序。据介绍,整个乌榄最珍贵的地方,那就是藏在榄核内的乌榄仁了。据说一斤的价格高达460-480元,90多万一吨!榄仁作为乌榄产业中知名度最高的产品,洁白如和田玉般温润的榄仁肉厚皮薄,油脂恰到好处,有着一股迷人的松香,可作菜肴,也是制作糕点的上好配料五仁月饼就是其中之一。

“乌榄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制作榄角,第二道工序是取榄红,接着将榄红浸泡去衣,最后得到榄仁,将榄仁送去加工厂进一步加工或者销售到酒楼等食肆制作糕点、菜式。”麻车村组织委员刘汉周说。“榄衣可作有机肥料、鱼饲料,榄壳可作化工原料(活性炭)、榄雕,可以说乌榄全身都是宝。”刘汉周说,目前麻车村的加工产品还有酱油、咸榄角、南姜乌榄、西山榄仁、活性炭、榄核炭、榄雕等,乌榄全产业链年产值高达3—4亿元。

乌榄加工业为麻车村及周边村的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工人以妇女为主,年龄在40—80岁之间,解决了村中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麻车村的乌榄栽培历史悠久,如今全村种植约3000棵乌榄树,每年收成大约30万公斤。“二十世纪50、60年代,乌榄加工大多只是村里人的副业。村民将乌榄各自带回家里简单加工,制成榄角、橄榄油等,产品比较单一,因此乌榄产业在当时并不受村里人重视。

到了二十世纪70、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村民逐渐意识到乌榄产业的商机,乌榄种植规模得到扩展,每年的收成量也不断提高,巅峰时期,乌榄年收成量高达千万斤。直到本世纪初,城镇化步伐加快,麻车村可用来种榄树的土地缩减不少,乌榄的产量也随之减少,限制了乌榄产业大规模发展。”刘汉周表示。

接下来,刘汉周希望村里的乌榄加工企业能够统一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麻车村村委将为有合适土地的种植户免费提供榄苗,积极鼓励村民扩大乌榄树种植规模,促进乌榄产业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麻车村以乌榄加工发展特色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民与乌榄树相伴相生。收获时节,精巧的乌榄果便是他们的挚爱。李叔告诉笔者,虽然乌榄长两三厘米,看起来也平平无奇,但它由外到内,从果肉到榄核、榄仁,浑身都是“宝”。乌榄果肉可生食,也可晾晒腌制成“榄角”,是广东人餐桌上熟悉的配角。吃早餐时,人们会用榄角配白粥;蒸鱼炒饭时,榄角会被捣烂做成调料,只需一点,便似画龙点睛,为菜肴增添特有的甘香气息。

然而你知道吗?浑身是宝的乌榄,除了鲜食外,还可以通过精细加工成多种产品用作销售。乌榄的榄核看起来平平无奇,但经手艺人雕琢后便价值非凡,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州榄雕”就是取材于它。可千万不要以为剩下品质不佳的榄核会被丢弃哦,乌榄核还可以在经过烤制之后,变成优质的“橄榄炭”,像潮汕人就会专门寻找“橄榄炭"来煮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新塘镇以典带面 全力打造城乡融合样
  • 党史教育基地: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小迳村东
  • 广州市增城区破除区域“孤岛效应” 赋能环
  • 增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广州市政府批复
  • 广州市增城区融媒科教研学基地揭牌成立 打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