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城:加快推动由生产港区全面转向全球创新港城。引导黄埔旧港、文冲船厂逐步搬迁改造,导入对优势资源具有强大控制力的总部经济,建设湾区数字经济、产业金融及航运服务中心,加强对东部中心产业腹地的辐射控制。对标上海世博滨江、徐汇滨江片区,有机植入大型文化设施,并预留优质滨水载体。加快振兴开发区西区,聚焦价值节点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穗港智造服务。渐进式推进产业升级和土地整备,分批改造东江小散码头、煤场码头,腾挪换鸟引入总部经济、专精特新产业。近期针对滨水、地铁等价值资源节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存量空间盘活和高品质创新空间营造,形成匹配孵化器到独角兽全生命周期,激发土地能级释放的连锁反应。 东江城:依托新塘枢纽集聚资源,有序推动新塘地区稳步更新。加快新塘枢纽周边城市品质和服务配套综合提升,激活凯达尔广场,加快建设保利等商务地块,优化国铁城际接驳。依托新塘枢纽打造创智型CBD,依托产业腹地,吸引区域总部入驻,打造可与上海虹桥媲美的城市门户商务区。此外,依托新塘特色产业特色,推动一批牛仔城、纺织城转型升级为产城融合的都市工业街区,打造柔性生产基地,培育低成本的时尚文化创意空间。 整合三片:提升科学城、南香山、荔湖新城三大新兴产业片区要素集聚动能 科学城片区:扩容提质,构建以“科创服务+都市工业”为导向的高效能新兴智造集群。依托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基础,转型升级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打造一批摩天工厂,垂直结构上提供“技术研发—小试中试—批量生产—仓储物流”的一站式功能组织,以新技术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配套办公、展示、综合服务、公寓等功能,布局一批 “可分可合”的弹性产业街区。 南香山片区:环南香山片区构建以“超级物流港+超级工厂”为主导的规模化制造业集群。南香山周边地区是东部中心增量空间最广阔的片区,已初步形成超视堺、维信诺、华星光电、希音等企业集聚效应。以南香山为生态绿心,依托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联动知识城、科教城,加速整合周边产业组团,推动高能级制造业工厂集群化布局。预留一批地块面积30公顷以上的大规模产业用地,为达到全球领先制造业顶尖超级工厂或灯塔工厂能力级的高端制造业预留储备空间 。 荔湖新城片区:建设环境优美、尺度宜人的“科创湖区”。以增城站为区域服务核心,连通增江、荔湖、增塘水库等水系,实现“半璧湖山半璧产城”,为专精特新产业提供高品质空间,同时为未来科技产业变革与大事件需求储备空间资源。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