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创新底座,发展层次更高 一是编制和实施增城开发区科技发展规划,印发《增城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致力将增城开发区打造成集“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的高品质科技孵化及成果转化平台。建立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提升我区重大科技事项决策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市级孵化器数量实现翻番,数量占全市总数的50%。13家企业被成功认定为2023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历年以来被认定企业数量最高纪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0.4%,总量增速居全市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476家,同比增长477家,增幅47.75%,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三是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共立项国家科技项目1个,省科技项目36个,市科技项目42个,其中3个承担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重大突破,分别获扶持资金1800万元和1亿元。 优化服务保障,发展势头更强劲 一是做好人才服务保障。推出专项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零等待”免租入住、三甲医院专属健康顾问等服务、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刚性兑现奖励措施,累计减轻境外高端人才和境外紧缺人才个税负担近6000万元。 二是强化金融支持。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创新产品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服务体系、强化金融保障等措施,促进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互动。搭建万企服务平台,用好“惠融通”产融对接平台、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南粤国投等,已服务区内近百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9000万元。 三是优化政务服务。对外发布936项政务服务事项及对应事项办事指南,全部实现在线申办,统筹推进全区共43家单位一千九百多件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并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争取9个市级数据资源目录有条件共享回流我区。 四是创新政企沟通机制。依托“增心办”微信小程序,搭建增城区“企呼我应,增心服务”企业服务平台,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立“增城区政企沟通交流服务平台”,成立区工业投资及工业和商务经济工作专班等,提供超5000次咨询指导服务,常态化收集企业投资问题78项,解决了52项企业合理诉求,有效推动了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56.09亿元、同比增长56.9%。 《条例》的实施为增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展望未来,随着《条例》的深入实施和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增城开发区将吸引更多的投资,汇聚更多的人才,培育更多的创新成果,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进一步提升增城开发区的综合实力,推动其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