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巾帼不让须眉:广州市增城区首位举重世界冠军刘秀华 绝境逆袭 勇攀体育高峰

25-3-4 07:1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3|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从一名普通农村女孩,到先后获得14次世界女子举重比赛冠军、20次打破世界纪录的体坛传奇,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位世界冠军刘秀华用15年青春诠释了“中国女性力量”。退役后,她带着对体育的热爱和执着,回到母校传递体育 ...
 从一名普通农村女孩,到先后获得14次世界女子举重比赛冠军、20次打破世界纪录的体坛传奇,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位世界冠军刘秀华用15年青春诠释了“中国女性力量”。退役后,她带着对体育的热爱和执着,回到母校传递体育精神。2025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广州市增城区这位举重名将,探寻她荣耀背后不为人知的拼搏故事。


年少逐梦,汗水铸就传奇

1975年,刘秀华出生在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她从小性格活泼外向,运动天赋极好。1988年,当时正在石滩一中就读的刘秀华在一次课间操时被教练“一眼相中”,随后进入广州市体校接受训练,开启了长达15年的举重生涯。训练的日子非常艰苦,刘秀华每天天未亮就要开始早操,绕着400米的田径场挥汗如雨,紧接着便是上午的文化课和下午高强度的专项训练轮轴转。

从握杠姿势到发力技巧,每个动作都要经历上千次打磨,也正是这般“十年磨一剑”的坚持,让刘秀华手上的竹制训练杆渐渐换成了沉甸甸的奥运标准杠铃。1991年11月,刘秀华在郑州全国举重冠军赛上首获冠军,自此开启了她辉煌的冠军之路。1992年5月,在保加利亚瓦尔纳举行的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中,她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此后,她在赛场上势如破竹,先后7次荣获国家体育荣誉奖章,斩获14个世界冠军头衔,并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1998年曼谷亚运会两度夺金,其中曼谷之战为中国代表团摘得首金。15年职业生涯中,她20余次刷新世界纪录,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州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十佳运动员”等40余项荣誉,用杠铃书写了“中国女子举重黄金时代”的华章。

绝境逆袭,勇攀体育高峰

1992年,首次有机会走出国门参加世界锦标赛,刘秀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作为女子举重强国,国内竞争异常激烈,当时同一级别在湖北、湖南、广西已经有多位世界冠军,她们比赛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让刘秀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最想放弃的时候,是教练的话让她重新振作:“距离比赛的时间越来越近,现在放弃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放下思想包袱,做好每个技术细节,尽全力训练,冠军也许就是你的。”从那以后,刘秀华每天第一个到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每一个技术动作都全力以赴。最终,她以破茧之姿站上瓦尔纳世锦赛最高领奖台,为自己18岁的成人礼送上了最好的礼物。

情系母校,传递体育精神

2003年,刘秀华退役后,出于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母校的深厚情感,她回到广州体育职业运动学院(原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从事行政工作,担任图书馆副馆长,在平凡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多年来,她始终活跃在体育推广一线: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广州站火炬手,2009年成为广州亚运会首任健身推广大使,2010年再任亚运火炬手。

2014年至2016年,她以“交通安全文明大使”身份走进社区,用运动员特有的执着推广公共安全理念。“社会给予的荣誉,是体育人的共同财富。”她如是说。如今,她常以“过来人”身份鼓励女性:“竞技体育中,女性的力量与韧性从不逊色。”从农村女孩到世界冠军,从运动员到教育工作者,刘秀华用三十年光阴证明,当女性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荣誉,柔肩亦可托起时代重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新塘镇以典带面 全力打造城乡融合样
  • 党史教育基地: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小迳村东
  • 广州市增城区破除区域“孤岛效应” 赋能环
  • 增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广州市政府批复
  • 广州市增城区融媒科教研学基地揭牌成立 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