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三:貔貅拳术兵器轮番展演,上演佳松岭村的“武林盛宴” 佳松岭村作为武术之乡,庆典当天除了有传统精彩的接狮礼仪,精彩的“武林盛宴”,舞貔貅表演、拳术表演以及兵器表演等也轮番上场,精彩表演也是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声。佳松岭村佳松岭自然村族长张碧零在致辞中表示,佳松岭村舞貔貅一脉相传至今已经有170多年历史,从第一代掌门人太公张古贤至今也已经传到了第五代,是增城境内舞貔貅的宗源地,声名远播通四海,徒子徒孙遍三江。曾经因为疫情面临较大的困难,所幸在政府、村委和宗族的帮助下挺过了难关,并且成绩斐然。 佳松岭党总支书记黄小琴表示,2023年,在派潭镇党委政府和村委的大力推广下,佳松岭村的省级非遗舞貔貅2023年不仅有幸成为派潭镇域IP“优优”和“好哥”的设计来源,还在派潭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舞貔貅相关报道超过40多篇,在省级非遗中获评优秀,2023年12月30日,佳松岭村舞貔貅在“派潭村晚佳松岭村迎新年专场”中大放异彩,受到“中国网”、“中华网”等众多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声名远播等。 “我今年读六年级,学舞貔貅有四年了,今天这么热闹的场面还是第一次见,也感谢张永木师傅多年的栽培,让我有机会成为这么盛大场面的一份子”舞貔貅学员张一菲说到。佳松岭村舞貔貅第五代掌门人张敬彬表示,这批小学员年龄最小的从一年级就开始练,直至今日师成,当中也经历了疫情等很多困难,能看到他们有今日也由衷替他们高兴,也希望他们日后能继续把舞貔貅文化发扬光大。 狮队主队和弟子们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向大家表演了拳、腿、棍、棒、矛、刀、叉等形式的武术套路,武术基础扎实、又带有传统南拳和咏春的味道,弟子们每一个出场或退场的仪式都很有意思。前头是年轻的弟子划拳踢腿、舞刀弄枪,健儿们一显身手武冠丰华;后面是老师傅们坐镇,拳打得刚劲有力、步伐稳固手法多变,耍起兵器来更是气势恢宏。 亮点四:群狮交盒贴仪式表演,把庆典氛围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当天舞台上还进行了精彩狮队和主人家间开展的交盒贴仪式表演,该仪式是客家人常见的会客礼仪,七支狮队轮番上台进行交盒贴仪式表演,送狮仪式可谓是妙趣横生,多路狮队轮番上台,与佳松岭村舞貔貅队上演着“你来我往,你进我退”,舞狮和舞貔貅相似之余又各有千秋。不仅把庆典氛围推向高潮,观众纷纷拿出手机和跳上舞台近距离围观,也让观众领略了客家醒狮文化的巨大魅力。 “老实说今天因为下雨原因,影响了接狮的观看效果,而且也因为下雨搞到舞台有点湿滑,个别表演的时候还摔了跤,还有个别小学员担心摔跤不太敢用力,没有把我们真实的一面完全展示出来,这点比较遗憾,但总体上还是瑕不掩瑜,尤其是交盒贴环节,算得上是比较成功,我们很感谢派潭镇党委政府和村委对舞貔貅的厚爱,也感谢各位兄弟狮队、来宾对佳松岭村舞貔貅的支持,未来希望我们继续携手把舞貔貅文化持续发扬光大。”第四代掌门人张永木师傅说到。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回归,舞貔貅这一非遗表演重回大众视野,2007年,佳松岭舞貔貅正式被列为广东省第二批、广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7月21日佳松岭村舞貔貅还作为舞貔貅文化代表参与《乡村振兴大擂台》的宣传拍摄,在2021年8月27日派潭镇作为广州唯一代表参加《乡村振兴大擂台》决赛,佳松岭村舞貔貅为派潭登台表演大放异彩。 舞貔貅不仅承载着当地客家人古朴的民俗风情,也是客家各宗族间和谐相处的重要纽带之一,在弘扬舞貔貅文化过程当中,不仅得到了派潭镇政府和佳松岭村村委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乡贤们、当地企业们还有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与支持下舞貔貅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舞貔貅文化会被更好的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