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下旬,广州市增城区发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报告,全面、系统地分析广州市增城区现阶段主要慢性病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明确优先解决的问题、重点干预的人群,提出干预目标、策略、措施及行动建议。 此项调查于2024年进行,在广州市增城区13个镇街中抽取6个镇街,每个镇街抽取2个村居委,通过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增城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0.63岁;增城区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2.75%。 增城区户籍人口慢性病死亡率,在三大类死因中居于首位 此次报告调查人数共2001名,其中男性852人(42.58%),女性1149人(57.42%),性别比为0.74:1,调查内容包括询问调查、人体测量和生化检查三个部分。目前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增城区居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报告,增城区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 恶性肿瘤发病前五位,合计占比达79.84% 报告还对广州市增城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超重和肥胖五类主要慢性病流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其中,恶性肿瘤发病方面,2023年肿瘤监测数据显示本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人数为3323人,发病率为301.86/10万。恶性肿瘤发病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前五位合计占79.84%。 超重和肥胖方面,增城区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2.75%,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3.31%和32.19%。肥胖率为16.64%,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0.19%和13.12%。中心型肥胖率为30.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6.62%和28.09%。 此外,报告也指出,吸烟、饮酒、膳食营养、体力活动是影响居民健康的行为及危险因素。以膳食营养为例,增城18岁及以上居民人均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为32.82克,人均每日食用盐摄入量为6.20克,均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的推荐用量;每日蔬果类摄入量不足率为52.77%,而每日畜肉类摄入量过多,比例为65.23%。 系统推进增城,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 慢性病不仅已成为广州市增城区居民的重要死因,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城区卫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增城将系统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通过深化“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专业机构支撑、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将慢性病防控全面纳入公共卫生政策框架。 具体举措包括加强慢性病早诊早治,规范开展首诊测血压,落实血糖血脂检测等服务,推进大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社区筛查工作,推动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深入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降低和控制吸烟、饮酒、肥胖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多渠道普及慢性病核心知识、健康素养等信息; 促进医防协同,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进一步健增城区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新机制,尤其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将慢性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积极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的分级诊疗,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促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