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观点社论 查看内容

从增城新塘"大敦村6.11"看遏止“社会生态恶化”

11-7-2 22:3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228| 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摘要: 2011年6月10日21时许,四川籍孕妇王联梅在增城市新塘镇摆摊,治保会工作人员与其发生冲突。在将王联梅送医院检查时,现场聚集上百人向镇政府工作人员以及警车和处警人员投掷矿泉水瓶及砖块,并从超市门口逐步向派出所 ...
新京报:“社会生态恶化”是什么导致的?
郭于华:一个健康的、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三种力量———权力、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均衡。复杂的现代经济社会生活,需要多元化的治理方式,只能在权力、社会和市场三维结合的多元治理结构中才能实现。现在的问题是,既缺少自主的社会,又缺少自主的市场,“强权力、弱市场、无社会”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是社会失序的根本原因,它造成既得利益集团畸形发育,不公正的社会秩序得以形成。

新京报:强权力是怎么破坏社会生态的?
郭于华:如果权力过于强大,同时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舆论的力量、社会组织的力量、公民的力量缺失,权力必将失控,腐败无法治理,政府的公信力丧失,司法的公信力丧失,媒体的公信力也丧失。

建立市场条件下利益均衡机制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是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本途径。

新京报:《人民日报》呼吁给外来人口平等的权利,包括户籍门槛、用工制度、讨薪问题等等,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郭于华:这些如果能做到,当然好,给予外来人口和劳动者各种权利,也就是还社会以权利,方向是对的,但这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避免社会生态恶化,还是要从社会建设入手。

新京报:什么是社会建设?
郭于华: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制约权力、驾驭资本、遏止社会失序。我们提出,社会建设着眼于三个维度:以社会结构为基础,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同时以社会制度(机制)为保证。

新京报:怎么理解?
郭于华:就社会结构来说,我们提出要优化社会结构,包括扩大中产阶层的规模;保护并改善下层生存的社会生态;改变当前各个阶层间出现的互相隔离、封闭的趋势,保护和扩展社会流动的渠道,特别是向上社会流动的机制。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就是要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组织的发育,有效的社会组织可以减少社会矛盾的出现。

新京报:社会机制包括哪些?
郭于华:最核心的,是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这是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本途径,目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绝大多数是因为弱势群体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而造成的。这六个方面的机制相互配合,层层递进,缺一不可。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机制:

1.信息获取机制。要求有关方面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对相关信息主动发布或经申请发布,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2.利益凝聚机制。一个社会要能够有效地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必须得有一个利益诉求凝聚和提炼的机制。
3.诉求表达机制。增加公众参与的环节,如以听证、表意、监督、举报等方式在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上,向公众提供表达的渠道和机会。
4.施加压力机制。一种行之有效的施加压力机制,应当包括集会、游_行、请愿和罢工等方式。
5.利益协商机制。指的是在利益诉求明确表达的基础上,矛盾各方按照法律的渠道和程序进行对话和谈判协商,自主解决其利益矛盾的一种机制。
6.调解与仲裁机制。这个机制实质上就是一种矛盾终止的机制。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新塘镇以典带面 全力打造城乡融合样
  • 党史教育基地: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小迳村东
  • 广州市增城区破除区域“孤岛效应” 赋能环
  • 增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广州市政府批复
  • 广州市增城区融媒科教研学基地揭牌成立 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