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菊坡精舍在学海堂的东边,也在今日的广州市二中内。其名取自宋朝宰相,广东增城市中新镇坑背村人崔与之(谥“清献”)的斋舍名。同治五年(1866),两广盐运使方濬颐将位于应元宫西侧,遭英国人破坏而废祀的长春[阅读全文:]
摘要: 增城市沙窖段内的古墓“魂瓶坑”2006年4月18日记者从增城博物馆等单位获悉:目前市考古人员在省道S119线荔城至新塘改扩工程沙窖段内的老虎岭、庙岭、石坟山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了6座古遗址、古墓葬[阅读全文:]
摘要: 增城市永和诰命墓群 “第三期工程一开始,这里的诰命墓群上将要建别墅,希望有专家来考古或保护。”2006年6月5日上午,广州增城市新塘镇永和一建筑工地的工人反映:他们那里有一个总面积为300多[阅读全文:]
摘要: 增城市艺都影院座落在荔城街中山路94号,是一座国办综合性大型文化娱乐场所。建有五层楼高,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设有影剧院、投影厅、宾馆和大型商场。多年来,通过电影、歌舞、戏剧等娱乐手段宣传党的路线、方[阅读全文:]
摘要: 相传,清末民初,增城市仙村镇巷头乡有个乡村塾师,颇有才气,尤工对联。一日,塾师的一位友人来访,他设酒款待。酒过三巡,友人说:“素闻先生才气不凡,弟今有一联,苦思不成下联,不知先生可否赐教?”塾师道:“请[阅读全文:]
摘要: 相传在很久以前,增城市新塘镇沙村有个农民叫陈华仁,他为人忠厚、憨直。每天只会早出晚归,勤恳耕种。可是,每造收成以后,粮食除了交租,就所剩无几了。因此,他经常要挨饿。有一天,众人在凉棚谈天说地,大家谈到皇[阅读全文:]
摘要: 增城市派潭镇高埔村有一座四百多年的龙归古庙,被荒废了数十年无人管理。驱车沿增派公路前往派潭镇高埔村,经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一片民居和一个荔枝林,便到达龙归古庙。龙归古庙是一座广府特色建筑,坐北朝南偏东,[阅读全文:]
摘要: 增城市区内,过去有座大祠堂。祠堂挂着一幅大牌匾,上边写着“達尊堂”三个大字,落款为“湛甘泉题”。一眼看去,“達尊堂”三个大字豪放洒脱,气度非凡。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達”字中间的“羊”字分明少了一横[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