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埔古井 位于派潭镇大埔村西头社和东埔社,共有三口井,始建于宋代,其中一口井口为正方形,用四块花岗岩板入榫构建,井台用花岗岩板平铺而成,井壁为粘土。另两口井是用整块花岗岩打凿成的圆形高栏井口,井壁用青砖[阅读全文:]
摘要: 遗履井 位于荔城街前进路“万寿寺”右侧,建于唐代。传说何仙姑(何素女)投井升仙遗履井边故名,是增城旧县城“七星古井”之一,井边仍存石刻碑记。[阅读全文:]
摘要: 王屋楼(炮楼) 位于荔城街夏街村夏西二巷,是王氏族人祠堂(已改建民宅)的后楼。始建于明,清代有维修。楼高三层,前后三叠牙砖出檐,檐口上方建女儿墙,石脚上用3米高的水成岩构筑,墙厚0.5米,每层设6~7个[阅读全文:]
摘要: 南岗村炮楼 位于朱村街南岗村,共有三座4层高方形炮楼,建于清光绪年间,其中有两座不同之处是在顶楼四角左右外悬挑一个三角形枪眼堡,可直接向楼底射击,不让外侵者靠近;另一座为攒尖顶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十二角炮楼 位于中新镇五联村高车社,始建于明代,历代有维修,建筑占地面积126.5平方米。楼高四层,在顶层四边角又凸出约有一米见方、且有枪械射击孔的建筑物,使每个角都有三边向,整座楼便形成12个角,故名[阅读全文:]
摘要: 东境休闲茶馆位于增城市小楼镇东境村老街内,占地300平方米,设施古典优雅,将设置茶座100位,并内设豪华包间,让您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中。借助小楼人家景区独特的优势,推出茶道献艺、音乐演奏[阅读全文:]
摘要: 东境文化会馆位于增城市小楼镇东境村老街内,占地586平方米,为满足当地群众和广大游客文化交流与休闲娱乐的多重需求,注重当地特色文化的展示和绿色生态环境的营造,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贴近游客、服务市场”[阅读全文:]
摘要: 崔太师祠是为纪念增城籍南宋爱国名臣崔与之而建的祠堂,是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增城市中新镇坑贝崔屋村人。少年时期即“卓有奇节”,不畏路途遥远,到京师(今杭州)[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