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熊子明,(1868-1941)名轼,字子明,高州顿梭镇八角山人,其祖父、父亲均府试入庠,历试优等,因家道中落均课馆为生。乃至子明公,亦承祖业,弱冠入庠,继补增补廪。时受新风影响,思想趋向革命。光绪卅年甲[阅读全文:]
摘要: 郑道实(1887~1957),沙溪庞头村人,幼年时跟随祖父迁到石岐南门定居。8岁时入读家塾,爱好读书,天资聪颖,记忆力强。1903年到广州,为报馆写稿维持生计,后就读于两广方言学校英语科,不久因病辍学返[阅读全文:]
摘要: 刘鼎(1899~1939)又名汉柏,字勋铭.蕉岭人.广东潮梅军官学校毕业.历任粤军第二师排,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七师二十八团营副,第十一军军官教导队中校教官.1930年起任第十九路军七十八师连,营长,[阅读全文:]
摘要: 苏冠英(1900~1975),广东合浦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步科及南京陆军大学第八期毕业。历任军校教导团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排、连长,营附,团指导员。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六十三师三六三团团长,第一八三师三六[阅读全文:]
摘要: 周东(1887—1950),原名栋才,字弼夫,广东省四会县大沙镇黄岗周屋村人,出身贫寒。辛亥革命初期,为生计外出当兵。后入陆军军官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历任粤军第三师排长、连长。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阅读全文:]
摘要: 何振(1888—1975),字仲达,其祖辈原居东莞大汾乡,后迁莞城河唇坊。幼年入学塾读书,与陈铁军等为书友。后参加新式军事训练,1908年,任虎门要塞水师营教练官,并与同乡莫纪彭、黄侠毅等加入同盟会。1[阅读全文:]
摘要: 非典捐资义举广州增城市第七届政协委员、港商李天生到增城投资办厂多年。一直以来,李天生把增城地方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热心支持公益事业。在“非典”祸害肆虐之时,李天生坚守其设于增城市仙村镇沙滘村的颖海漂洗厂[阅读全文:]
摘要: 邓琦昌(1900~1962),广东钦州人。钦廉讲武堂、广东黄埔陆军速成学校第十五期毕业。历任粤军第三师排、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师营长。1930年任广东编遣区独立二师教导团上校团长、参谋主任、副师长。1[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