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增城市 “行风月月谈谈” 节目由增城市纪委(监察局)、市委宣传部、市信息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广播电视台、市增城日报社主办,是加强政府与市民在政风、行风建设方面的沟通而建立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政[阅读全文]
摘要: 侨刊《荔乡情》是增城市唯一一份有国内统一刊号的对外宣传季刊。她创办于1984年3月份,至今发行63期,已走过22个春秋了。《荔乡情》杂志的办刊初衷,正如她的刊名所展示的那样,是一份表达荔乡情意的刊物,是[阅读全文]
摘要: 太史第是赖际熙的故居,是增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增城市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籍,攻读于广州广雅书院。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阅读全文]
摘要: 罗宇衡(1892~1933),番禺横沙堡横沙村(现黄埔区大沙镇横沙村)人。1892年,罗宇衡出生在一个较为富有的家庭,父亲拥有土地20多亩,房屋2间,并在横沙、乌涌圩开设店铺,在横沙村内“汇源”当铺也有[阅读全文]
摘要: 慎之家塾位于增城市中新镇福和郑新村。是郑景贵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出资兴建的。平面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布局。主体建筑两侧有青云巷和东西厢。正门石匾刻有“慎之家塾”四字。塾院面宽50米,进深31米,面积[阅读全文]
摘要: 崔太师祠是为纪念增城籍南宋爱国名臣崔与之而建的祠堂,是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增城市中新镇坑贝崔屋村人。少年时期即“卓有奇节”,不畏路途遥远,到京师(今杭州)[阅读全文]
摘要: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增城市中新镇坑贝崔屋村人。少年时期即“卓有奇节”,不畏路途遥远,到京师(今杭州)太学就读。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中进士,成为广东由太学取士的第一人。授任[阅读全文]
摘要: 增城市新塘镇碧水小学坐落于新塘镇白水村,是一所公立农村学校,本校历史悠久,1996年搬到现址。学校现有七个教学班,近300学生,九名教职员工。校园占地3802平方米。有10个课室,其中1个体育室、1个电[阅读全文]
摘要: 瑶田小学始创于1940年,1988年迁建,现校址在荔新公路和广园路交界处,广深铁路南。占地面积3304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2005年秋季,经过教育资源整合,瑶田小学、新围小学、章陂小学和官湖[阅读全文]
摘要: 长岗小学(岗楼小学)的前身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前的1946年,是长岗、岗丰两个行政村所属小学。1977年两个行政村分办村属学校,分办后定名为长岗小学。学校把1946年定为建校元年。 长岗小学位于增城市新塘镇[阅读全文]
摘要: 九如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创办于1950年9月。新学校于1994年6月落成,坐落在永宁公路旁。学校占地面积9678平方米,建筑面积1914平方米,目前有18个教学班,现有教师35人,学生851人。教师队伍[阅读全文]
摘要: 沙头小学创办于1947年,原来是在一间祠堂里。于1987年,由香港同胞张潮满先生捐资十多万元,改建了一幢二层6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学校位于仙沙公路之旁,与沙头村农贸市场相邻。学校占地面积6421平方[阅读全文]
摘要: 基岗小学位于新塘镇基岗村上堂坊,由一间旧宗祠组建而成。始建于1943年,原名为"有成学校",1946年更名为"增城仙村第二国民中心校",1952年改为基岗小学。80年代初,实现"一无二有",[阅读全文]
摘要: 岳湖小学从1948年秋创建至今,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经过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使岳湖小学先后获得"增城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增城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新塘镇岳湖村内,占地面积650[阅读全文]
摘要: 沙滘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人数233人,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大专学历8人,现进修本科1人。学校占地面积1990.8平方米,一个篮球场一个,二层水泥结构教学楼一幢,一层水[阅读全文]
摘要: 蓝山小学创办于一九四九年(旧校址),现校建于一九七五年,位于蓝山村上坊教育路。学校占地面积4739.6平方米,建筑面积1522平方米。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人,有教师13人。其中本科学历2人,专[阅读全文]
摘要: 汇美天恩中英文学校是由香港天恩(中国)教育发展公司创办,经广州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以英语、电脑、艺术教育为特色的私立学校。本校管理模式先进,治学治教严谨,是一所高档次、高质量、有特色的中英文学校。汇美天恩[阅读全文]
摘要: 增城市新康小学是经增城市教育局批准,由北京北大学园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学校。初具规模。为保证优质教育的连续性,实行小学、幼儿园一条龙的教育服务。现在校生400余人,小学开设1[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