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石达开祖屋在派潭2005年上半年,增城市有关部门在开发白水寨风景区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发现的另外一座客家围龙屋式建筑,位于派潭镇河大塘村,相传还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祖屋。始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1716[阅读全文:]
摘要: 从化、增城、龙门三市(县)交界处有一座巍峨耸立的山,称作天王山。传说古代山中有一个侠士自封为“平天王”,他占山为王,身高三丈,腰身六尺,力大如牛。他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在夜间行劫奸商贪吏,并把所劫的钱财[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竹坑历史文化拾贝》(以下简称《拾贝》是增城市小楼镇竹坑村的的自编文献,于2012年底编辑而成,由定居美国芝加哥的竹坑村后辈张天翼作序(主编为其大伯).《拾贝》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从时间上来看,主要[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血与火的洗礼——增龙博红色故事》龙门县作家协会经过3年的准备把增城、龙门、博罗人民在解放前革命斗争的英雄事迹搜集起来,2013年11月系统地整理汇编成《血与火的洗礼——增龙博红色故事》(以下简称《[阅读全文:]
摘要: 民国以前,增城分为12个都,增江河以东统称为金牛都。这个名称来源于一个传说。很古的时候,一位农夫从罗浮山下赶着一头大水牛来到增江边的大埔口,要求船夫摆渡过河。船夫把船靠近岸边,用绳子拴稳船身,便叫农夫把[阅读全文:]
摘要: 相传,300年前,有一位打铁工匠,名为邱乾生(后人又称他为乾太公),带着妻儿,从嘉应州来到增城打铁谋生。初到增城时,乾生在县城附近打铁,过着一种四海为家的生活,吃无定时,居无定所。一天,太阳刚刚露出鱼肚[阅读全文:]
摘要: 唐朝末年,战乱纷飞,民不聊生。增城县石滩镇三江犀溪地区也不例外,百姓在各种各样的严苛赋税之下喘不过气来。“屋漏更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风头。”石滩镇三江犀溪地区的塘面村虽小,却出了一个地主恶霸陈霸柱。他贪[阅读全文:]
摘要: 在增城市朱村街吊钟水库右侧险峻山峰的半山腰,有一个神奇的山洞。拨开浓密的树林和草丛,现在仍可见到山洞口,夹在几块巨石中,呈三角形,仅容一人爬得进去。在3米深的地方是一个几十平方米大的石洞,再深入一点则被[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