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增城抚瑶府遗址位于增城市荔城街南夏街村夏东巷口,原是明清两代专为管理辖区东北、罗浮山下的瑶族、畲族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始建于明代,原是一间狭小的平房,其后迭毁选建。目前仅剩一块空屋迹地,该迹地长9米,宽5[阅读全文:]
摘要: 金鸡山木椁墓 位于新塘镇沙埔东部金鸡山南面山坡上,发现时已被严重盗掘和毁坏。经考证为西汉早期(约2100年前)木椁土坑墓,结构和木椁板保存完整,是广州地区少有的木椁墓。出土有铜器、陶器、错金饰、玉器、漆[阅读全文:]
摘要: 鱿鱼岭国民革命军碉堡遗址1924年粤军陈炯明背叛革命,孙中山率领国名革命军东征讨伐当时驻扎在惠州的叛军.增城市荔城街棠村鱿鱼岭(土名)碉堡是1925年国名革命军为讨伐陈炯明叛军而修建的.碉堡是钢筋混凝土[阅读全文:]
摘要: 燕岗桥碉堡燕岗桥碉堡屹立在增城市中新镇西福河燕岗桥边,现为广州市政府登记保护文物单位。高二层,墙体用青砖水泥建造,厚达045米,非常坚固。正面和后面都有12个枪眼,左后边为圆柱状碉堡,有7个枪眼,上面设[阅读全文:]
摘要: 八姓陂水坝 位于荔城街城西1.5公里庆丰村,为明朝邑中举人所建。陂长45米、高5米,受益于李、曾、彭、汤、王、徐、黎、叶8姓乡民,故名“八姓陂”,历时400余年,至今仍发挥作用。-[阅读全文:]
摘要: 豸山碉堡豸山碉堡位于增城市荔城镇豸山山坡上(现雁塔公园内)。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碉堡平面前后以中线为界,前半部分为梯形,后半部分为长方形,整体呈不规则的六角形。最大宽度约4米,深度约3米[阅读全文:]
摘要: 狮头岭东汉“砖”墓 位于增城市三江镇四丰村狮头岭。2003年3月某工地施工挖土时发现,经考证为东汉晚期“串”字形砖筑多室墓,总长14米,宽4.1米,是结构特殊的东汉墓,出土器物有铜器6件,陶器31件和玛[阅读全文:]
摘要: 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湛若水,号甘泉,增城市新塘镇人士;新塘镇明清时代称甘泉都;在西洲村松径之北有个甘泉洞。若水生母陈氏是西洲村人,因到甘泉洞祈祷而诞下若水。幼年若水,随母居外婆家,常以洞之甘泉解渴。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