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增城市政府获悉,目前增城市城区已有15个社区通过垃圾分类验收。据悉,在增城城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成为楼盘工程竣工验收条件之一,垃圾分类更是社区考核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种种措施,“倒逼”各大型楼盘、各社区结合垃圾分类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配齐社区垃圾分类设施、做好分类工作。
此外,在农村,增城选定派潭镇作为垃圾分类示范镇,免费派发分类垃圾桶,配备分类收运处理设施,健全村居分类考核奖惩机制等措施,全镇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到100%。同时,建立了“源头分类、桶装收集、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管理模式,农村垃圾收运方式改革成效明显。
回收网点覆盖八成社区
据了解,增城市以“大分流、细分类、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加强绿化垃圾、工业垃圾、水域垃圾、可再生资源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源头管理,对城乡垃圾进行“大分流”,防止其他固体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共同处理,改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成分,在源头上实现大减量。目前,该市已基本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回收网点与垃圾分类对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全市38个社区中,已对接的社区有31个,社区对接覆盖率为81.5%;全市282条行政村中,已对接行政村有231条,覆盖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1.9%。此外,增城市着力推进垃圾处理设置建设。去年年底,该市1961个自然村中,七成自然村要完成“一村一点”建设。
高标准建设“一镇一站”
据介绍,增城市将压缩转运站建设作为资源热力电厂项目的一项重要配套设施,同时结合“一镇一站”建设要求大力推进。目前,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和石滩镇的压缩转运站已完成建设。同时,中南部按电厂建设配套标准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处理”的建设管理模式推进8座压缩转运站的建设。
各转运站将设立各自的调控中心,同时在电厂建立中央监控调度运营中心,与各转运站互联,实现对全市所有转运站的统一调度和实时监控。通过高标准配置转运设备,完善统一管理体系,彻底解决垃圾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沿路撒落、滴漏污染等问题。
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增城市城乡建设管理局则表示,已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北部、中部、南部分别布局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目前,北部已建成位于派潭镇的生活垃圾循环处理中心,处理范围包括北部派潭镇、小楼镇和正果镇;而中部教育城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已进入立项阶段。此外,增城市已委托专业单位对南部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开展选址研究论证工作。(by信息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