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294|回复: 2

东莞的发展和失落史是“中国制造”的悲剧宿命?是大多数城市的镜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3-14 07: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莞是中国的缩影,是大多数城市的镜像。命运就是中国的命运,它的前途就代表着中国的前途,它的爱恨记载着这个国度的现实,它的血泪见证了这个民族的辛酸。

东莞为什么如此让人担心

东莞是中国的缩影,是大多数城市的镜像。它的命运就是中国的命运,它的前途就代表着中国的前途,它的爱恨记载着这个国度的现实,它的血泪见证了这个民族的辛酸。它是“madeinchina”的样本区域,但凡任何有关制造业的风吹草动,总能在东莞找到分析样本。

东莞的危机从没有消停过,6年前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东莞制造业十停去了四停,产业工人一年中丧失150万,1600家台企、2000家港企从东莞撤离。但当时的金融危机其实与东莞自身危机关系并不大,真正令东莞企业难受的是现在,以及将病入膏肓的整个经济运作肌理,涉及它的整个经济结构。这似乎是一种经济癌症,无法治愈,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座城市慢慢走向衰亡。

2015年1月10日,微软计划春节前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同时,位于北京微软诺基亚工厂也将同步关停。据悉,此次诺基亚东莞和北京工厂裁员共计9000人。2014年12月,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接下来位于东莞的关联公司万事达和联胜相继倒闭。

据了解,联建科技辉煌时有员工两万多人,2014年业务每况愈下,至倒闭前还有3000多名员工。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两家工厂倒闭时共拥有员工7000人。2014年12月,手机零件制造商东莞市奥思睿德世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老板欠债1.35亿元跑路,400员工失业。

另外,还有东莞一家做杂牌手机的制造企业兆信通讯因资金链断裂倒闭,1000多名员工失业。东莞发生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2008年拥有七八千名员工合俊集团的倒闭,早就揭开了企业倒闭的序幕,从2009年到2015年,据广东工业协会的一个内部统计,有超过4000家企业倒闭,而此时的媒体,只是将眼光盯在“东莞扫黄”的问题上。

东莞发展史:曾经的城市优等生

以三来一补,承接深圳升级的东莞,在2003年时号称“东莞塞车,世界感冒”,不必说东莞威名,就是一个小小长安与虎门,也已经让人咋舌惊叹。它一直被誉为珠三角的典型,利用国内外(主要是境外)资金,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积极招商引资,20年完成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大市的转变;

2007年跻身中国城市“三千亿俱乐部”。从国家工业化和吸引外资的角度看,东莞作为一个地级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并且使本地户籍人口通过土地纽带直接获得改革开放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当之无愧的“优等生”。

在最顶峰的时候,2007年,东莞全市生产总值2151亿元,占全国的1.2%,占广东的10.2%;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529.5亿元,占全国的1.05%,占广东的7%;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752亿元,占全国的1%,占广东的8.1%;全市22个镇街可支配财政收入总额159亿元,平均每个镇街4.97亿元;村组两级可支配收入总额182亿元,平均每个村(社区)2078万元;村区两级集体资产总值1041亿元,约占广东同级的28%,东莞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中城市第12位,全市22个镇街全部入选中国千强镇。

东莞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一是紧抓和善抓机遇。东莞与香港的距离虽比深圳远,但比很多地方都要近,东莞人就盯住这个优势,大力吸引外资,首先是来自香港的资金。二是东莞人实在,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厚德务实,不与别人争论,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各镇区和村级组织的干部群众都是埋头苦干的;

正因为埋头工作,在全国第一个推出加工贸易服务办公室,对来东莞办企业的实行一条龙服务,各部门集中在一起解决企业和百姓办事难的问题。大大加速了外资进入东莞的速度。其实东莞何曾只是存在这引动问题。它采取的市、镇、村“多轮驱动”为主的开发模式,虽然造就了今天的遍地工厂,同时造就了东莞缺乏核心区的弊端。
楼主热帖
 楼主| 发表于 15-3-14 07: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东莞面临制造业升级难题、社会管理难题、社会治安难题等等,广东其他地区(包括珠三角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都正在或将会遇到,从典型的特征这一点来说,东莞未来能不能顺利实现经济社会转型,事实上也暗喻了广东能不能顺利实现超越亚洲四小龙的目标。

同时还存在的问题有,由于东莞的富裕,本地人形成了庞大的食利阶层,他们已经失去了创造财富的动力,造成极严重的社会负效应?一旦村里的大企业经营不佳,劳动力供给减少,出租收益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缺乏创业冲动的城市将无法面对这样的困境。而且东莞各镇经济割剧,“诸候经济”在发展初期充满活动,但到了现在就是混乱无章,产业布局不合理。

东莞要转变发展模式,是何其艰难。东莞的弱点在于产业需要升级,但是更新换代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的“腾笼换鸟”只是一种美好愿景,但现在倒闭潮一浪接着一浪,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稳住这些企业,是中国现在面对的一个天大难题。

东莞失落史:“中国制造”的悲剧宿命

东莞走到今天这地步,并非中国经济“基因突变”,而是以投资为取向的经济模式的终结,是“畸形”经济增长的泡沫幻灭,是城市发展取向的“走火入魔”,是世界economic结构的失衡、全球制度设计的纰漏的必然结果,一切都符合逻辑,不是偶然之中的必然,而是“沿着掌纹烙着宿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莞选择的就是一条“无解”的“中国式”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可能在短时间内能获得某种成功,但在经济风暴来临时,由于“内功”的不足,这个城市就会变成一片废墟。东莞的隐患从2002年就种下——可以说2002-2008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工业产品“以出口为导向”(基本上与国内消费无关)和国内房地产“疯狂炒作”(官商默契配合)的结果。

仅从城市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这段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不正常的、最畸形的经济增长时期——“风光无限”世界增长第一的中国经济,不是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在拉动,而是以“房地产业”和“出口”的“虚晃两枪”所致,东莞之所以在这段时间如此疯狂,其风头直逼深圳,也正是顺应了国家“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战略;

但消费市场完全掌控在别人手里,自己家里人一穷二白,一旦外界风吹草动,那东莞这座“世界工厂”成为一片废墟就是理所当然。东莞以“牺牲环境”、“榨取廉价劳动”这种“自断经脉”的方式换取表面光鲜的gdp,就像从身体上割肉来给脸上美容;而不是促进内需,增长国民财富,完善社会保障,以这样“修真守元”的模式来取得持续的发展,“走火入魔”是尽早的事;

所以从2005年开始,东莞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在血汗工厂的烟熏火烤下,历经数年的勃起后,变得有点肾亏。可东莞如果不走这条路,它又能走什么样的道路?那中国呢?又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这是一个世纪性的话题,打工仔不能回答,企业主不能回答,东莞这个城市也不能回答。东莞怎么办:曾经发展模式的命运猜想

1、制造业小微化将是未来趋势,3d打印和智能机器人将影响东莞制造。制造业的门槛已经变得很低,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以及技术门槛较低的领域。原先有规模的这种类型的制造业,将难以为继。知识产权受到空前重视,产品创新也被倒逼不得不提上日程。低端加工业的小微化将化解供应的矛盾。

2、外资将持续看空中国制造,规模化制造业将持续缩减规模及数量。除了欧美资本的回流,台资及港资本就是低端制造的始作俑者,将会大批量倒闭。台资曾经在07年空前地达到60万家(全国),现在只剩35万家左右,未来或许10万,或许5万,台资在大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港资更不用讲比台资更不如,管理能力低下同时制造水平更加低下,如合俊玩具的倒闭或者金卧牛的倒闭,都连带拖累数百家供应企业或倒闭或缩减规模。
 楼主| 发表于 15-3-14 07: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3、出口受阻,中国制造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东莞最核心的是它的制造业,其实就是加工业,但由于现在人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没有价格优势,能维持到现在主要是因为产业链条的支持,但未来命运很难说。虽然国内需求上涨,与东莞制造无关。

4、企业转型难上加难,并不占据产品创新领先水平的东莞基本无法突围。目前东莞仅有东莞控股、生益科技、粤宏远a等3家企业上市,为省内上市企业最少的一个地级市,上市公司的缺失不仅与东莞总体经济实力不相称,而且也影响了东莞产业强筋壮骨。

5、企业倒闭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值得担心。东莞联胜拖欠供应商2个多月货款共计1.2亿元。东莞奥思睿德老板跑路时欠供货商6000万元货款。兆信通讯老板高民自然谢罪时公司至少拖欠了供应商4000万元以上资金。2014年3樱达电器突然倒闭时,拖欠一百多名供应商1.9亿元货款,欠供货商货款最多的一家达2000余万元。东莞该如何应对这些事年。

…………

东莞必须将所有的包袱都丢掉,像90年代那样第二次创业,“去黄”不是这个时候要做的事情,也是做不到的事情,当务之急要做的是如何让企业资产落地化,打工人员户籍化,财政税赋减轻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减轻企业负担,不要在企业倒闭之前赶紧去把没收的税收回来,人性化地处理现在企业所面监的难题,帮助企业度过这个萧瑟的冬天,而不是轻易再去花费巨资开拓所谓国内市场。

东莞为什么让人关注,因为它象征着这个国家

虽然我们一直在谈创新,但除了北上广深,中国大部分城市学的还是东莞,因为在gdp至上的30年,它代表着一种成功。2008年2月2日,“夜郎锅王”贴出《东莞:浮华的外表沉重的肉身》,点起东莞大讨论烽火狼烟;2008年11月8日,“我叫梁山伯”在“天涯社区”中发表《东莞:“风暴眼”中的世界工厂》,一石激起千层浪;

2008年11月12日,“我不是祝英台”在东莞“阳光网”社区发表《拿什么拯救你,风暴中的东莞?》。为什么东莞能在全国能引起如此轰动,引发一波又一波的骚动,主要原因在于,东莞不是珠三角的东莞,不是广东的东莞,东莞是中国的东莞,逆反命题就是:东莞放大就是整个中国。东莞的发展模式就是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模式。东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制造”的象征,如果东莞这个标杆倒下了,那不仅是对实体经济的伤害,而且对这个国家的信心有很大的打击。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