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历史学家考察,因客家先民原本就是中原汉人,因逃避战乱、灾荒而辗转南迁至江西、广东、福建交界山区一带居住繁衍,房屋的建筑风格仍保持原有传统风格,所以客家围垄屋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经过不断的发展,客家民居出现了圆寨、围垄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围垄屋。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围垄屋是福建、梅州等地特有的客家建筑,其实在增城也有围垄屋,位于中新岗埔的围垄屋就是其中的代表。
占地面积达1544平方米
岗埔围垄屋位于中新镇坳头村岗埔自然村,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建在一座小山岗上,占地面积达1544平方米,是一个有点袖珍的围垄屋。屋前是一个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池塘和屋之间的旷地,是村民晒谷、乘凉和举行活动的地方。围垄屋、池塘、旷地三者构成一个标准的椭圆形。
沿着石头铺成的巷道进去就是祠堂,这里通常用于祭祖、议事、庆典、宴客等。祠堂五间两进,总面阔18.4米,总进深17.5米,县山顶,人字山墙,灰塑龙船脊。灰沙、泥砖、卵石、青砖混合筑墙。祠堂下厅进深两间6.3米,上厅进深两间8.2米。明间后墙处设木神台香案,香案正面上部刻“金玉满堂”四字楷书,下部中间刻“福、禄、寿”三字团纹,在刻字的左右及下沿还刻有牛、鹿、鸟等动物、花卉和瓜果纹,甚为精致。
次间、梢间建房,经短横巷进房。祠堂的左右有青云巷,宽4米,前带门楼式小门,门洞上有趟拢,门墙上留有猫狗洞。民宅围绕祠堂的左右及后面而建,呈扇形,由26个房间组成。每间阔3.3米至4.5米,深7.4米。每间前窄后阔,略呈戽斗形状。为防匪贼,屋内后墙处多设有窄长形射击孔。
曾一度危在旦夕
采访中,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村民大多姓陈,现有160多人居住,最为鼎盛时有760多人居住。“由于客家围垄屋为泥砖瓦木结构,所选取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灰沙、泥砖、卵石等,加上山中雾水大、风大,容易风化,因此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围垄屋较少。岗埔围垄屋这一客家特色民宅建筑在广州地区较少见,为研究客家人的传统居住习惯和民风民俗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市博物馆副馆长蔡美新介绍说。
然而,由于年久失修,两年前,四间围绕祠堂左右而建的民宅发生倒塌。随后,广州市有关部门与增城市政府投入了4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立即开展 “抢救性”维修工作,并于去年年底完成维修工程并通过验收。“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对于岗埔围垄屋的保护,除了要有当地村民、各级政府的重视与建立长效的保育机制外,更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与积极参与。”蔡美新说。(by增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