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场地普查的会议精神,2014年2月18日,增城市教育、旅游和各镇街等部门,结合增城市体育场地分布的实际情况,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开展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为全力保障增城市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顺利开展,2014年2月中旬,增城市成立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增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
据悉,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市长叶鸿担任,并下设1个办公室和13个工作小组,13个普查工作组由增城市教育局、增城市旅游发展中心和11个镇街共同组成,主要根据本次普查工作的具体要求,负责制定本辖区范围内的体育场地普查方案。组织普查人员开展地毯式的摸底普查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资料收集工作,按时上报普查数据和反映普查情况;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增城市体育发展中心,具体负责做好普查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普查员与各单位、场(馆)进行有效对接,有针对性地对增城市体育场地进行实地调查,普查数据的校对和抽查工作,按时高质完成数据整理工作,及时向上级提交普查数据、普查总结等相关材料。
开展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培训
每天健身的你,知道增城市到底有多少处体育场地吗?增城市的人均场地面积又有多少呢?这些数据将从2月18日至4月20日逐步查清。2月17日,增城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培训班在增城市体育发展中心举行。副市长叶鸿出席培训班,来自市教育局、增城市文体旅游局和11个镇街的50余名相关负责人、普查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广州松冬体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主讲。培训内容主要是普查的基本情况、工作流程、登记表及指标解读、数据质量控制与审核等。通过授课专家耐心细致富有针对性的讲解,全体参与培训的普查员熟练掌握了登记要求、填报方法等。
叶鸿在培训班上表示,此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细致深入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系统、各行业协作配合。她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成立工作组,各司其责,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绝对不允许弄虚作假、走过场的情况出现,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本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据悉,此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范围包括除解放军、武警系统外的各系统、各行业的田径场、小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室外游泳池、篮球房(馆)、羽毛球房(馆)、乒乓球房(馆)、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空手道房(馆)、举重房(馆)、健身房(馆)、棋牌房(室)、台球房(馆)、足球场、室外五人制足球场、室外七人制足球场;
还包括篮球场、橄榄球场、室外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棒垒球场、室外门球场、天然游泳场、高尔夫球场、室外人工攀岩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登山步道、全民健身路径等84类体育场地,普查内容包括体育场地所属单位基本情况、场地基本情况、大型场馆运营情况.
是“十一五”以来中国进行的最大规模、内容最全面的关于体育场地的专项普查。通过普查可以全面了解、掌握中国体育场地的状况,包括数量、类型、结构、分布和使用管理等基本情况,从而为制定体育场地标准、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体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本次普查工作从2月18日至4月20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为培训阶段;第二为实地普查阶段;第三为抽查阶段;第四为资料汇总及上报阶段。普查方法以条块结合方式进行普查,具体由各镇(街)采用实地丈量、采集数据等方式,对本辖区内的体育场地进行全方位的摸底调查,整理后统一报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增城市体育发展中心)汇总,并经过增城市普查领导小组同意后上报上级部门。
近年来,随着增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逐步深入与提高,增城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体育场地类型不断扩展,数量不断上升,尤其是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逐年增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此次普查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增城市体育场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下一步有效开展体育工作和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奠定坚实基础。(by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