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342|回复: 0

[增城新闻] 增城市两年内建千个花园公园 单位和个人均可申请参与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6-14 05: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增城市“千园计划”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4年6月上旬经过增城市委常委会、增城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增城市“千园计划”正式实施。根据《方案》,在2015年底前,增城市将在增城市辖区范围内(包括机关单位、镇街、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公共绿地)建设1000个1000平方米以上公益性、开放性的花园、公园,并建立完善的管护机制。

增城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千园计划”旨在依托增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低成本、高品质”打造生态品牌,为人民群众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增城;优化生活环境和休闲空间,增加亲近自然的活动场所,提高人们安居乐业幸福感,增进社会和谐;提升全区域生态格局,不断提高人均公共绿地和城乡绿化率,改善招商引资大环境,为引进高端产业打下良好生态基础。

按照《方案》,园区建设规模必须在1000平方米以上。1000-5000平方米(含5000平方米)可命名为“花园”;5000平方米以上可命名为“公园”。园区应配备200米以上的绿道(园道)、休息台椅、避雨长廊(亭)、分类垃圾箱等基础设施,条件允许的可设置健身体育器材、照明、公厕等服务设施。

种植乔木(10cm以上)不少于100株,建议绿荫面积不小于园区陆地总面积的50%。所有园区应设置统一样式的标识,命名编号方式为“(投资建设单位)(地点)(主题)园(no.xxxx)”。增城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所建花园、公园应便民惠民、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要以方便人民群众使用为前提,在居住区前、街心街角、农村闲置用地、社区厂区及现有简易绿地等地点,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突出文化艺术内涵和当地特色,充分考虑植物形状、色彩、季相等因素的搭配,多种植开花乡土阔叶树种,建设优美、舒适的休憩场所。

《方案》提出了“千园计划”建设管护模式:1.谁建设、谁申请,谁享用、谁管护。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合作、多方投入、群众参与”的模式,充分发动各机关单位、镇街、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积极参与,最终形成“各界参与、多方办园”的良好局面。

2.谁建设、谁命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申请参与“千园计划”建设活动,积极推行捐建捐养、抚育管护的形式,可由建设单位和个人对所建园区等进行命名。提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美德或增城历史文化、人物等进行命名。3.多方筹集建设管护资金。“千园计划”建设管护资金由各建设和管理单位自行筹集解决。设立“千园计划”专项资金,将上级拨付、社会捐助、政府安排等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并对已建成并验收达标的园区进行奖励。(by
增城日报)
楼主热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