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的中新中学,你会发现这里的学生充满活力,身怀“高强武艺”,军体拳、太极拳、太极扇等多种武术项目在这里已成为校本课程,各种学生武术兴趣小组在校内林立。“从2006年开始,中新中学开始启动‘尚武修德’特色课程建设,至今,我们已走出了一条特色教育发展之路。”中新中学校长范冠良担任学校校长一职13年,他主导并全程参与了“尚武修德”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见证了中新中学在此特色教学理念下的成长。
增城区中新中学的10年“尚武”教育建设 走出荔乡的特色教育路
说起为了引入武术元素,范冠良表示这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要。2006年9月,中新镇第二中学撤并到中新中学,当时不足30亩的校园需容纳将近3000名学生。占地仅4亩的西校区更是典型的麻雀学校,初一、初二学生活动场地只剩教学楼围起来中央的空地。课室、场地等硬件不足成为学校发展最大和学生活动的难题,学生被“困”在学校里面,年轻人过旺的精力该如何宣泄?其时,中新中学正与广东警官学院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经与广东警官学院研究后,学校班子决定引入武术操,走一条“尚武”特色教育路。
随后,武术教学项目逐步被引入到中新中学的教学当中,学校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前提下,增加开设军体拳、太极拳、太极扇等校本课程,全校初一至高三全面开展军体拳和太极拳教学,学生在三年学习中,需掌握武术基本功和一种武术套路。同时,学校每学年选拔武术人才参加武术社并聘请知名教练进行培训,并举行学校班际武术比赛,选派武术社成员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通过尖子生培养,为体育高考发掘培养人才,为广东警官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此外,学校课间操也是“修武”的平台。课间操由太极拳训练和跑操锻炼两部分组成,形成时长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到2010年,中新中学确立了“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特色课程→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步骤,逐步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2013年3月,该校“尚武修德”特色课程获广州市教育局重点立项,2014年,被广州市教育局授予“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称号。“尚武修德”特色教育理念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往往把重心放在学科教学上,讲求文化知识的杂事,却在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发展方面有所欠缺。”范冠良表示,“修武”并不是最终目的,武术除了带给学子强健的身体外,还给他们以精神上的熏陶。
学校通过引入武术元素,引导学生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传承武术人坚持不懈的精神,给学生以“精气神”和自信。在尚武修德的基础上,延伸到“崇文修德”,使学生通过“修德”达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在“尚武修德”特色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中新中学的教学成绩也不断改善。2015年,中新中学获广州市高三毕业班工作二等奖,这已是中新中学连续第七年获得该奖项,这对于生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而言实在难得,中新中学也由此成为了增城区典型的“低进高出”示范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