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增城博物馆之荔城街西瓜岭窑址 2023-02-06 17:53

西瓜岭窑址位于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西瓜岭村东南约500米(土名)鬼仔坪的小山岗上。西接七字岭,南北两面均辟为农田,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30米。除东段外,地层大部分保存尚好,未被扰乱。

遗址于1958年由增城县文教局关桂芳及增城县文化馆沈伍潮两同志发现。1962年春,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作过复查,同年7月,由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合组的广东省考古发掘工作队对窑址进行了发掘,参加发掘还有中山大学历史系、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增城县文化馆等单位。

出土的器物有瓮、罐、缶、釜、罍、盂、盆、盘、壶、坛、盒、盅、碗、杯、鼎、瓦、陶鸡、陶马、角状陶器、类似禹足等器形和压槌、杵状器、印模、环形垫、青铜刻刀等制陶工具。陶质以细泥质为主,有灰红、灰褐和红色三种。陶土有淘洗,掺入羼和料较少。均为轮制,盖纽、耳和足则是后加的。纹饰有纹,刻划纹和印纹刻划纹组合等三大类。

其中印纹以米字纹最多,占53.94%,刻划纹以水波条形纹最多,占6.22%。有72%的器物有记号,多刻在各种器物的底部,也有刻在腹房部及口沿的,是制陶工人用的一种数码符号。釉色有黄褐色和灰黑色两种。施细的方法均为蘸釉,但多露胎,釉厚而不匀,其上多有釉泪,耳、底部釉块凝给成团。

该窑址出土器物中的缶和釜多为圜底器;瓮、罐类的最大腹径在腹的上部;底小于口达二分之一;纹饰以米字文为主,与“夔形印纹”时期相同的羽状云纹、席印纹伋有使用。以上情况,说明西瓜岭窑与夔形印纹时期比较接近,是一处战国早中期遗留下来的窑址。
留言
Smilies
评分   打赏     
×
推荐视频 more
热门视频 more
同类视频
增城融媒体中心|魅力增城|阅增城|增城日报|增城疫情|广州增城发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