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编辑的词条“”还未发布,赶快去处理吧! ×
增城百科>> 百科分类 >>
Warning: count():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in /www/baike/data/view/category.tpl.php on line 5

该分类下有49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民俗" 分类下的词条

蒸满
编辑:1次 | 浏览:1395次 词条创建者:     创建时间:03-16 09:35
标签: 蒸满

摘要: 增城人有蒸满的习俗,就是农历正月的满月。“正”读“征”,与“蒸”同音。由于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故于此月月满(正满)当日,庆贺新年头月平安度过、展望后11个月也平平安安,因而出现“蒸满”此俗。“蒸满”的[阅读全文:]

卜氏宗祠
编辑:2次 | 浏览:4169次 词条创建者:李思平     创建时间:03-14 10:31
标签: 卜氏 宗祠 石滩镇 土江村 卜屋社

摘要: 卜氏宗祠 位于三江镇土江村卜屋,始建于明。1996年由村民集资维修,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石刻、灰塑、木雕、壁画造工精美。­[阅读全文:]

吴氏大宗祠
编辑:1次 | 浏览:10648次 词条创建者:李思平     创建时间:03-14 15:10
标签: 吴氏 宗祠 吴应雷 沙浦

摘要: 吴氏大宗祠 位于沙埔镇雅瑶村塘一北街,始建于明,历代有维修,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在天井照墙墙楣下遍施大幅彩色立体灰塑壁画,可惜大部分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只留下一些痕迹。­[阅读全文:]

麻车舞火狗
编辑:1次 | 浏览:2879次 词条创建者:lujunfei     创建时间:03-03 20:12
标签: 麻车舞火狗

摘要: 增城麻车“舞火狗”是广州汉人村落特有的一种民间游行舞蹈活动。各种“火狗”模型用竹篾编织而成,种类多样。“舞火狗”从最初旨在驱瘟避邪的民间活动,已逐渐转变为多功能的传统舞蹈活动。除了驱瘟避邪,该活动还表达[阅读全文:]

帅府爷过坊
编辑:1次 | 浏览:2374次 词条创建者:lujunfei     创建时间:04-28 23:34
标签: 帅府爷 过坊 巡游

摘要: 增城市新塘人自宋代以来就信奉“帅府爷”。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新塘的“帅府爷过坊”日。所谓“过坊”,就是将“帅府爷”的神像从供奉祭拜的一坊接送到另一坊(“坊”即街道,古时将城邑分为若干区域,称为“坊”,[阅读全文:]

钟氏祠堂
编辑:1次 | 浏览:14891次 词条创建者:李思平     创建时间:03-14 10:33
标签: 钟氏 祠堂 永和 陂头村

摘要: 钟氏祠堂 位于永和镇陂头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2004年由村民集资维修,仍保存明代的建筑风格。内有一口六棱石栏古井,梁架上都是通花木雕;灰塑、石刻、砖雕细腻。金柱用坤甸木。木屏风上和龛前悬挂“诒谷堂”、[阅读全文:]

陈氏宗祠
编辑:3次 | 浏览:10994次 词条创建者:李思平     创建时间:03-14 10:30
标签: 陈氏 宗祠 仙村

摘要: 陈氏宗祠(父祠) 位于仙村镇仙桥路18号,始建于明成化庚子年(1480),是上境村祀奉陈氏始祖陈文德(宋代尚书廊朝奉大夫,享年91岁)的祠堂,宗祠为五间三进,规模大、用料上乘、工艺精湛。光绪二十九年(1[阅读全文:]

昌华公祠
编辑:2次 | 浏览:2361次 词条创建者:李思平     创建时间:03-14 15:14
标签: 昌华公祠 旧高埔村 禾头岭社

摘要: 增城市派潭镇旧高埔村禾头岭社的昌华公祠昌华公祠建筑群大厅位于增城市派潭镇旧高埔村禾岭头社,始建于清道光甲辰年大厅(1844),整体修凿出由祠堂图案、书房、厨房、饭厅、客厅、伟人葫芦状石板水上厕和水上文字[阅读全文:]

客家妹哭婚嫁
编辑:0次 | 浏览:1858次 词条创建者:李戈     创建时间:10-31 15:18
标签: 客家妹子 婚嫁

摘要: 客家妹子哭婚嫁是增城市派潭镇客家人的风俗习惯。民间流传着客家妹子嫁本地郎的有趣故事。从前高埔村有户张姓人家有个出嫁的姑娘,年方十八,通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与本地男青年定下婚约,但媒婆没有将男方不是客家人[阅读全文:]

撒新女婿
编辑:1次 | 浏览:1715次 词条创建者:     创建时间:09-03 06:00
标签: 女婿

摘要: 增城市荔城地区有一个“撒新女婿”的旧俗,这个习俗从古延至建国后,是对新女婿的一种欢迎仪式,并无恶意。青年男女结婚后,新郎第一次探望外父母,谓之“做新女婿”。做新女婿时除了要向外父母带备见面礼物外,还必须[阅读全文:]

 共49条 ‹‹12345››